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多瑞吉止痛贴,以及止痛贴癌症芬太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年10月11日为第15个“世界镇痛日”。 2019-2020年“世界抗痛年”主题为“全球预防疼痛年”。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疼痛”,是人类经常遇见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健康沈阳》组织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撰写科普稿件,旨在提醒人们正确认识疼痛。本篇为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肖家雯撰写的《正确认识止痛药物》。
很多患者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疼痛,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止疼药物已经变成了生活必需品,但其中很多人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误区和疑问。不管什么疼痛,不管疼痛程度,只要达到不疼就行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对止痛药物的选择不仅仅要选对种类,还要按需、按时、规律用药,避免药物的副反应,才能减轻痛苦,才是达到了最终目的。下面就谈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按阶梯给药癌症的三阶梯止痛法,作为一种最常用且有效的止痛方法,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大力推荐,已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类慢性疼痛。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的问题。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布洛芬、芬必得等。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因此现在已经弱化了二阶梯治疗。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等。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常用药物有美施康定、奥施康定、美菲康、多瑞吉等。
避免痛时才吃,随意停用、增减根据疼痛程度、规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时间,应按时给予止痛药,避免自行停用及调整用药计量。
1.联合用药:对中、重度疼痛,最好使用两种及以上止痛药物。
2.交替用药:长时间多次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机体会产生耐药性,不应只依靠加大剂量止痛,应及时改用其它止痛药物代替。
3.药物剂量:根据实际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药物剂量由小逐渐增大,直到病人止痛为止,不能擅自加大药量。
了解止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1.药物剂量应因人而异,对特殊人群应行个体化用药,如儿童、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NSAIDs,需长期用药时,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可能出现的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损害。
2.对NSAIDs过敏者、肝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严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血细胞减少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上述情况应禁用或慎重用药。
3.对于有消化性溃疡,又必须使用消炎镇痛药的患者,可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可疑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必要时对不良反应给予适当处理。
4.用药期间不宜饮酒,否则会加重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不宜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否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5.不宜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药物,这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叠加。特别注意一药多名,同一种化学成分的药物可能以不同的商品名出现,应避免重复用药。
6.不能盲目认为不断更新换代的新药、进口药、价格高的品种就不存在安全隐患,其实一样存在潜在风险。
临床中常见用药1.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和胃肠道出血,并诱发阿司匹林哮喘。
2.消炎痛、布洛芬具有较好的退热、止痛作用,但对于消化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胃部不适、呕吐及眩晕等,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且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应慎用镇痛药。
3.吗啡等阿片类止痛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其它不良反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都会消失或产生耐受。
用量大,是否为成瘾?阿片类药物,正如我们常识掌握的那样,这类药物能够用来缓解严重的疼痛,同时这类药物也具有很强的成瘾性,部分药物本身就是属于国家控制的毒品范畴。但是对于止痛药的成瘾性还要克服一个错误的观念,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感到疼痛的症状就想要服用镇痛药,就是所谓成瘾其实是一个误区。其实所谓成瘾,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如果因为病痛而服用镇痛药属于正常的服药需求,不宜归于成瘾性的范畴,因为这些通过正常的服药用于缓解疼痛患者,而并非将止痛药当成一种娱乐而且也没有因之影响工作和生活,反而促进工作和生活,因此不属于成瘾。虽然近年来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但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是安全的,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此,对计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在慢性疼痛中采用阿片类药物口服的控缓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中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成瘾的现象极其罕见。
总之,服用止痛药期间,既要注意避免止痛药的副作用,也要达到止痛的效果,出现疼痛要及时就诊,长期服用该类药物要慎重,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本期专家】肖家雯,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肿瘤学硕士。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学学会会员,辽宁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分会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辽宁基地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大肠癌专委会、淋巴瘤专委会、临床细胞学专委会、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营养学分会、胸部肿瘤分会理事,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擅长各种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尤其是肺癌、乳腺癌、肠癌、胃癌等,还有各种肿瘤的急症处理、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止痛治疗、心理治疗等。
推荐阅读:
《肿瘤知识》---恶性心包积液 内黄县中医院肿瘤科杨国省、郭军峰医师在彩超引导下急诊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
伤害医生就是伤害自己
《癌痛病人不推荐使用杜冷丁》这个题目,对于肿瘤专业医生认为简单和过时的问题,那为什么还需要再提出来?因为很多病人和家属不清楚,经常有病人或家属询问和要求使用杜冷丁,甚至有个别非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处理癌症病人剧烈疼痛时,也是首选杜冷丁。为解释这样问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会被误解医生故意不给用。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我们国家过去在肿瘤诊疗的历史进程中,对晚期癌痛病人确实长期使用过杜冷丁,那段时间其它治疗手段也极其单一,化疗没有现在的药物,辅助用药更是寥寥无几,治疗有效率低,放疗也没有如今的设备,手术也曾以切大为高技术标准,病人多预后不好,很快进入姑息止痛治疗时段。大量的病人使用杜冷丁,所以才造成今天杜冷丁在人群中仍有挥之不去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WHO)已明确提出杜冷丁不适于中重度癌痛的治疗,原因在于:
1、杜冷丁有效镇痛时间较短,一般2-4小时;镇痛效能也只是吗啡的1/10;
2、杜冷丁有一定的成瘾性,持续频繁注射用药,可能导致过高血药峰值, 产生欣快感,容易产生耐药和精神依赖,这种依赖性以心理为主,生理为辅。停药后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全身不适、流泪流涕、呕吐,腹泻、失眠,严重者也会产生虚脱;
3、杜冷丁代谢产物为去甲杜冷丁,其半衰期较长,不易排出体外,长期应用会造成去甲杜冷丁在体内的蓄积。而去甲杜冷丁神经毒性大,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震颤、抽搐、肌痉挛、癫痫大发作等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且中毒症状不被纳络酮所解救;
4、长期肌肉注射可造成局部肌肉组织纤维化,造成局部发炎、硬化和疼痛,使局部肌肉组织失去对药物的吸收功能。
现在提倡以吗啡控释片,羟考酮控制片或者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缓解中重度癌痛的主要用药而不是杜冷丁。比如硫酸吗啡控释片(商品名:美施康定)经口服给药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以恒定速率释放进入血液,维持镇痛药效12小时,让患者过上基本无痛的日常生活。这种口服给药的方式特别适合于晚期癌症患者在家庭内的癌痛治疗,避免了注射给药必须要找医生护士帮助的烦恼。甚至,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也可以经肛门直肠给药或者外贴芬太尼透皮贴剂经皮肤吸收给药,亦能取得相同的止痛疗效。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控缓释技术避免了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波动,使血药浓度持续维持在一个基本平稳的水平,既不会因为血药浓度太高带来欣快感,产生精神依赖,也不至因为血药浓度太低而造成止痛效果不足。长期使用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药量越来越大的现象,这往往是患者对该类镇痛药物产生了耐受或者病情进展恶化的结果,而不是“成瘾”的结果。病情好转停药后不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患者和家属恐惧吗啡控释片的“成瘾性”是没有必要的。提倡规范化的镇痛治疗,避免使用杜冷丁,让我们一起努力使癌痛患者过上无痛的人生。
本文作者:
史建华 女 主治医师 内黄县中医院肿瘤科
爱好:美食 手工 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