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症的原理是什么(中医治疗癌症晚期成功案例)

2023-08-31 13:41:54
乳腺肿瘤治疗专家 > 肿瘤治疗方法 > 中医治疗癌症的原理是什么(中医治疗癌症晚期成功案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医治疗癌症的原理是什么,以及中医治疗癌症晚期成功案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是怎么形成的?西医说是基因突变,中医是这样认为的

有人问:如果真的发展成肺癌是不是就没得治了?实际上发展成肺癌同样可以治疗,一个是西医治疗,一个是中医治疗。

癌症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它是由一个细胞快速增生,或者细胞对数分裂,1个到2个,两个到4个,4个到8个这样分裂,分裂的很快,就会形成一个大的肿瘤细胞。

如果形成肿瘤细胞以后,西医有放疗、化疗、在没有转移的情况下,西医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局部手术,还有一些其他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作为中医来说,认为肿瘤的形成,它由三个字概括叫瘀、毒、虚,虚就是人的脏器虚了,还有一些病理产物,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痰浊,一个是淤血;

痰五脏皆可生,也就是五脏病变都可以生痰,它有什么特点呢?

痰之为物,随气之上下,无处不到,五脏皆可生痰;

还有一个病理产物就是淤血,是我们体内产生的一个肿块,固定不移,它和痰之间,这两个病理产物可以互化,痰之为病,其性阴柔,不宜速去,瘀可生痰,痰瘀互结。

所以就相当于肿瘤的顽固性,这种情况就要用消痰化痰的方法,把痰去掉;另一个通过活血化瘀,除血消瘕的方法,把瘀去掉,这样就可以调节脏腑,恢复人体机能,可以治愈以及向好的情况发展。

对于肿瘤的治疗,我们中医首先要考虑虫类药,虫类药既可以祛痰,又可以化瘀,所以常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并且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想要了解更多肿瘤相关内容,请关注“钱彦方说肿瘤”。

如有问题需要咨询,请在评论留言,或后台私信我,我会在出诊之余尽量解答!

中医参与抗癌可提高生存率两成以上 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患者延续生命

院长王现军正在问诊。

日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布了2022年中国癌症相关数据,中国的新发癌症病例达到482万例,死亡病例达到321万例。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新发癌症病例达到1929万例,中国的新发癌症病例约占全球的1/4。但中医参与癌症治疗的生存率却能明显提升,北京中医医院专家郁仁存曾做过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患者,三年生存率能够提高到

35.9%,五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21.4%。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随着中医理念的普及深入,中医抗癌的理念已经获得国际认可,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而受益。

温调平衡,辨证施治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历史悠久,特别强调整体观念。济南华圣医院院长王现军介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所以,虽然肿瘤长在局部,但并不仅仅是局部出了问题。观察诸多恶性肿瘤临床病例,很多患者都有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失眠多梦等虚劳症状,这也是人们熟知的“气虚”症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王现军说,一旦阴阳失和、外邪入侵,就会表现出病态。

当然,虽然恶性肿瘤成病过程缠绵,但发病凶险,症状复杂,如疼痛、厌食、水肿、出血等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单凭补气调气还不能有效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因此,在扶正调气治本的同时,也应考虑祛邪,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清热解毒兼顾之,才能标本同治。王现军告诉记者,“温调平衡疗法”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温调平衡汤”或者“温调平衡丸”,它不是具体的一张药方或一剂成药,而是结合长期临床治疗经验而形成的一种中医治癌理念和思路,需要根据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施治,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症候给予个性化治疗。

“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老年患者,经过治疗取得临床缓解以后,及时把治疗重点转移到调整机体平衡、保护和强化免疫系统功能方面来。”王现军说,他的患者多数是各类晚期癌症患者。对癌细胞一味攻伐,不如给予温柔对待。通过中医药扶正培本,机体与肿瘤之间“和平共处”,在癌症康复期也定有裨益。

中医团队进行查房。

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

前不久,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科联盟,联盟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刘寨东告诉记者,治疗癌症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在做完手术后会进行化疗,但从我们中医角度,建议患者找肿瘤科专家调节一下自身平衡。我们现代医学讲免疫功能,从中医学角度讲叫作‘阴阳平衡’。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要调动各自的积极因素,做到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运用各种医学手段的长处加以综合利用,最终实现1+1>2的临床疗效,才是最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办法。”

市民刘爱军(化名)乙肝小三阳多年,但工作应酬较多,一直没能及时进行治疗。他在一次查体时发现,肝部单发肿瘤已达5厘米。刘先生迅速接受了手术,并术后相继接受两次介入治疗,同时采用“温调平衡疗法”进行治疗。45天后,肿瘤消除,还收获了乙肝转阴“副产品”。

“中医药及早参与肿瘤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王现军强调说,“当患者身体状况尚好,手术指征明确时,应该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肿瘤的细胞学特征对于化学药物或放射线比较敏感,可以采用适当剂量的放化疗来控制病情发展。”此时,尽早、及时运用中医中药,一方面能够起到扶正祛邪,控制甚至缩小瘤体的功效;另一方面,中医药可以很好地做到“后勤保证”,在手术前后、放化疗期间能收到恢复元气、增强体质、减毒增效、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放化疗副反应的良好效果。 (本报记者 刘文)

中医能治癌么?怎么治?老中医:掌握好这3个要点,治疗效果最佳

大家好,我是中医张长河。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话题,这也是广大癌友都关心的话题,患癌之后可以用中医治疗么?中医是怎么治疗癌症的?其实啊,用中医治疗癌症是完全可行的,它也贯穿了癌症治疗的早期、中期、晚期的3个阶段。

早期的治疗呢,中医药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用中医的话来讲就是扶正,中期呢,化疗手术后体质虚弱,可以用中药来减轻副作用,增强疗效,把体质提高上来,用中医的话来讲就是补虚。晚期患者采用中医药手段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

中医治疗癌症,更加关注人体本身,用中医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来纠正偏离正常轨道的身体,让机体重新回归到一个健康平衡的状态。实现病情稳定不发展,人瘤共存保健康。要想有效的治疗癌症,治疗方法很关键,掌握好这些要点,治疗效果最佳!

第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改善癌症患者的不适症状。

癌症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医生往往从辩证领域无处下手,这就要求医生必须从癌症整个演变过程入手,抓住主症,确定病机,根据肿瘤大小、病变部位、肺癌的发展演变规律科学的制定详尽的中医治疗方案,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用橘皮竹茹汤治疗化疗后呕吐;用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癌咳喘用十枣汤治疗肺癌胸水等。只要药证相符,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辨证施治,扶正培本,扶正和祛邪各有侧重

癌症患者到中医处诊治,绝大多数是晚期,或年老体质虚弱,或者放化疗后衰竭,因此中医药治疗中要掌握好攻补。攻就是祛邪,补就是扶正,攻就是消灭或抑制癌细胞,补就是调整气血阴阳,增强机体抗癌能力。对于早期癌症患者,因其正气尚实,邪气正盛,应当以驱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癌症患者,体内正邪相争,应施以攻补兼施之法;晚期癌症患者,正气虚衰,应以扶正为主,攻邪为辅。虽攻伐而不伤正,且时时注意阴阳气血之调整,尤侧重补肺阴、健脾胃、益肾精,每可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

第三,术后和放化疗后的病人要顾护脾肾

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就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腰膝酸软这是脾肾损伤的表现,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更是直接影响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和病情的发展与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临床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不忘顾护脾肾之气。

癌症治疗,中药到底是怎么应用的?中医一次总结,多年心血所得

正气亏虚始终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整个过程,只是癌症发展的不同阶段正气亏虚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治疗过程中常需兼顾扶正。

多数癌症患者就诊时,已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西医综合治疗。中医学认为,此时患者多为恶疾、久病伤身、正气耗伤,其继续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虽邪去之七八,但正气更伤,正虚而邪不实,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正虚邪恋,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时用药应以扶正为主,兼顾攻邪。这部分患者舌脉多见舌淡、嫩、苔白,见齿痕,脉多细、或偏弱,患者多以气血亏虚为主,脾胃虚弱。且同时多见阳气耗伤,概因肾气是机体元气之根本,正气亏虚日久则必有肾气耗伤,扶正治疗时,注意益气健脾同时补肾。故扶正者,多以益气健脾、温阳补肾为主。多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同时兼顾补肾,用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

邪实者,则以气滞血瘀,湿聚痰积,毒踞为主;且多以有形之邪为主,临床多见血瘀、痰积、毒踞。多用水蛭、蜈蚣、莪术、赤芍、白芍、土鳖虫、猪殃殃、土茯苓、蛇莓、山豆根、败酱草、夏枯草、法半夏、白花蛇舌草等活血化瘀、化痰消积、清热解毒之品。

癌症为慢性疾病,治疗上不能抱有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想法,调理机体平衡为基本思想。补虚不宜太过,平补为主;否则体虚不受,或壅滞经络,脏腑失调则使邪实更甚,故用药多用生黄芪、白术、党参、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等中药调理,平补为主,大补之品用之较少。攻邪者不宜太猛,否则祛邪伤正,使机体正气更伤,得不偿失,甚至导致疾病进展,故其使用攻邪之药,多针对某一主要实邪,兼顾他证,用数味攻邪之药即可。若无明显热毒之证,使用清热解毒之品多则三四味,而过于苦寒的攻邪药物用之更慎。其认为癌症患者多有气虚,且阳气亏虚为主,若大量使用清热解毒之品则耗伤机体阳气,正气耗伤更为明显,反不利于疾病的稳定。

不同脏腑癌症的临床特点是不同的,其中医辨证特点也各不相同。中药使用时多分经论治、分脏腑用药,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脏腑归经等属性。在临床中使用中药也要注意不同脏腑所患癌症使用不同的中药,同时也使用一些“引经药物”,特别是一些攻邪之药,分经、辨脏腑使用,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如肺癌多使用石上柏、白英、白果、龙葵、葶苈子、瓜蒌皮;食道癌常用降香、水蛭、喜树果、石见穿、薏苡仁、枳壳;肝癌常用土鳖虫、水蛭、赤芍、白芍、青黛、青皮、陈皮、香附,并使用引经药柴胡;胃癌常用石见穿、砂仁、佩兰、薏苡仁、枳壳、土茯苓、石上柏;肠癌常用石见穿、藤梨根、土大黄、白豆蔻、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白头翁,并使用引经之品葛根。

妇科肿瘤如卵巢癌、宫颈癌等常用水蛭、蜈蚣、蛇莓、败酱草、益母草、莪术,引经药常用凌霄花;乳腺癌常用柴胡、猪殃殃、王不留行、白英、天葵子、路路通、郁金、莪术,引经药常用柴胡和王不留行;鼻咽癌常用山豆根、黄芩、夏枯草、白英、苍耳子、露蜂房、苦参、射干、菊花等。

中药治疗应贯穿整个癌症的治疗过程,放化疗期间即可服用,其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已经行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或者同时经放化疗的患者,因已切除肿瘤,此时患者多辨证为正虚邪恋,若不继续调理,使机体失去平衡,则肿瘤容易复发。且临床可见多数癌症复发出现在术后2年之内,尤其是妇科肿瘤如卵巢癌、宫颈癌等,多于术后1年内即易复发,故服用中药汤剂一定要稳定后再停服,每年春秋两季定期服用,防止复发,以期达到带瘤生存。癌症患者饮食,应清淡营养为主,但不可太过苛求,以免营养不良,尽量避免所谓的“发物”。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