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么安慰癌症病人,以及胰腺癌是最痛苦的癌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我想对患者伴侣说
大多数姐姐确诊后都写了遗书,她们怕自己的孩子管别人叫妈,怕自己的伴侣和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遗书的目的是想给孩子一个保障,不想让孩子受委屈;有的姐姐确诊后提出了离婚,她们不想拖累伴侣,所有苦自己一个人承受。姐姐们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缺乏安全感,但凡伴侣们承诺不会抛弃她们,细心呵护、精心照顾生病的她们,她们就不会有此想法,因为在病房中听到太多因为生病被离婚、被抛弃的事,她们不想做被动的一方。我曾亲眼目睹一位男士背着化疗的妻子给小三视频聊天,睡眼朦胧的我听见他们聊天的内容,看见视频的画面,我对这位男士瞬间无感,当初结婚时的海誓山盟都跑哪去了,夫妻就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难吗,要知道爱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药,当然大多数的伴侣都是善良的,对患病的妻子照顾有加,很是令人羡慕,疾病被她们俗称“幸福癌”。
我想对患者的成年儿女说
一位退休的阿姨住院就诊,叔叔陪护,夫妻俩很乐观,看见我疾病卡上的年龄时还劝我不要有心理负担,好好治疗肯定能痊愈,不影响结婚生子的。我能记住他们是因为闲聊中性格开朗乐观的叔叔哭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曾就职黄河水利方面的职位,在老伴和陌生的我们面前竟然流泪了,阿姨也一直不停地抹眼泪,这得有多伤心和无奈啊!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教育得很好,定居美国,生育了3个孩子,他们讲儿子时满脸的骄傲和自豪,讲到生病住院时情绪就不对了,夫妻俩有一次同时住院,还不在同一个医院,叔叔要做手术,家属不签字大夫不给做,后来和大夫说了很久叔叔自己签了字才做的手术,幸亏阿姨这次是良性的肿瘤,手术第二天就出院了,叔叔身体也不好,阿姨住院期间不让叔叔陪护,叔叔白天过来送饭,晚上回家睡觉,儿子只能打越洋电话关心一下。隔壁床的姐姐有点动容,给老俩口留了个电话,说她也是独生子女,工作比较闲,都在一个城市,有啥需要帮忙的可以给她打电话。
当身体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生病住院时,儿女能回来陪护还是尽量陪护,虽然老人不想麻烦孩子,怕耽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但是心情的疗愈是护工代替不了的。当然,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医生、护士和病友们都会主动地帮助他们,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好人的。
未婚的姐妹们:擦亮眼睛,人品是第一位的
我曾听说一对情侣前来就诊,当知道手术方案的第二天就扬长而去了,所以结婚找对象人品要放在第一位,经不起考验的感情还是要谨慎些。
父母陪护,这个我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
因为我确诊后是瞒着我父亲的,怕他年龄大了心理承受不了,只说了有点小毛病需要住院治疗,但是做完一次化疗后发现头发掉了,我们又在一起生活,瞒不住了只能和他说了,第二天早上发现父亲头上白发一夜之间骤增,眼圈红红的,一看就是一夜没睡,我还得反过来安慰他,家里的爷爷奶奶至今不知道,回老家都是戴假发和帽子,亲戚朋友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因为不想吓着他们,也不想让他们跟着担心,自己一个人能承受,不想劳烦他们帮忙,我认识的好多年轻患者都是瞒着父母和亲属的,有些连伴侣都不知道,都是一个想法:怕亲属心理压力大,跟着操心,担惊受怕。所以有父母陪护的患者是幸福的,至少能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更要体谅父母的不容易,积极地配合治疗,爱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药,我们一定会被治愈的!
“要是再慢一点,也许就不是今天的结局了!”
50岁的肿瘤专家王磊教授,躺在病床上对妻子说出了这句话,内心满是悔恨。
善火者焚,善水者溺,这句话在王磊教授身上体现得淋漓极致。
王磊教授从事肿瘤治疗领域27年,时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肛肠外科主任,是中国结直肠癌的资深专家。在他的治疗下,成千上万的肛肠癌患者恢复健康、重拾希望。
但是,就是这么厉害的一名教授,却最终死于自己的一生之敌“癌症”。
在临走前的那段时间里,王磊教授一直在回顾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得失,最终给大家留下了反思,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引以为戒。
肿瘤专家患癌,最终离世四年前,王磊教授开始频繁地出现感冒、发烧、腰疼的症状,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好转。
由于工作繁忙,王磊教授并没有过多在意,只认为自己的抵抗力下降了,在一次职工体检中,体检医生发现王磊教授体内的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
在进一步做筛查后,大家发现,王磊教授患的是“癌中之王”胰腺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
胰腺癌有多么的恐怖,王磊是清楚的,特别是胰腺癌晚期,患者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半年。但是作为肿瘤医生,就这样对肿瘤低头绝不是他的风格。他准备来一次自救行动。
他委托自己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胰腺癌方面的专家制定了手术方案,并且自己一再要求胆子大一点,将病变的胰腺切多一点,最终专家组决定:切除王磊教授所有的脾脏和80%的胰腺以及绝大部分的胃。
这样的手术放在医学界也属于超大的手术规模,王磊教授极有可能就此留在手术台上,下不来。但是肿瘤医生的骄傲让他一往无前。
万幸的是,王磊教授所托良人,手术很成功,王磊教授也活着走下了手术台。
但是手术成功不意味着癌症治愈成功,由于他的胰腺癌发现较晚,癌细胞已经发生了肝肾转移,因此王磊教授的生命依旧处于倒计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磊教授每天都要进行化疗、做手术,还要做科研、做报告,他整个人都肉眼可见地瘦了下来。
王磊教授苦笑地说:
“这一年来的遭遇,绝对是活那么久以来从未体验过的,但是我觉得再痛苦,我都能熬过去”。
可惜的是,老天并没有放过这样一个优秀且毅力强大的医生。在2019年6月,王磊教授因为癌症与世长辞,享年50岁。我国自此少了一位肛肠领域享负盛名的专家,病人少了一名大医精诚的医生。
在王磊教授离世前的最后那段时间,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将所有的感悟记录了下来希望能提醒大家。
王磊教授的反思,引以为戒癌症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有400万例新发的癌症病例,并且随着年份的增长,新发病例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
王磊教授在患癌后,感悟颇深的有3点:
1、就是慢不下来,太后悔了
王磊教授在临死前对自己的妻子说:“这二十多年里,在我加速跑的时候,你要是能拖一下我的后腿,让我跑慢点,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但是王磊教授自己也知道,以自己的性格是不可能慢下来的。
毕业结婚后,王磊教授一直和妻子蜗居在医院狭小的住宿楼里,因为王磊教授每天都要在医院忙工作和科研,他不想把时间和经历浪费在其他事情上。
王磊教授的妻子曾无数次发脾气,说想在边上买房子,王磊教授都没有答应。直到最近几年,他们才搬到了外面,但是很快王磊教授又回到了自己的宿舍楼紧锣密鼓的做工作。
二十多年来,王磊教授一直奉献在医学的最前沿,也一直在科研的最前沿,他几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陪伴家人。
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便又要开始工作,可以说高强度的工作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2、身为癌症专家却掉以轻心
王磊教授研究癌症二十七年,癌症发生时会有什么症状、有什么表现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但是轮到他自己的时候,他还是没能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本来,在好几个月前,他就已经出现了抵抗力下降、感冒发烧的症状,但是王磊教授一直觉得自己的抵抗力强、免疫力好,感冒发烧只是偶尔的事,因此没有过多在意。
最终导致胰腺癌扩散到了肝肾都不知道,如果能早点发现胰腺癌,或许在顶尖医疗团队的帮助下,他能够延续较长的一段生命。
3、高强度工作是导火索
在我国,医生的数量远远达不到需要的标准,虽然在超一线城市,顶尖医生很多,但是病人也很多,所以,医生的工作时间被远远拉长。
据统计,我国三甲、二价医院医生的工作时间在一周51小时左右,而且还有加不完的班和开不完的会。
我国《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有明确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为正常,可想而知医院的医生的工作时间超出了标准多少。
而王磊教授又是其中最能熬的那个,所以最终熬坏了身体、熬出了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以上,那么他中风的风险会增加35%,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7%。高强度、高时长的工作真的会增加人们患病的风险,从而导致各种意外的发生。
而且,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疲劳,长期疲劳会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从而促使人体体内的癌细胞疯狂生长,最终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王磊教授敬业、努力、勤奋,但是最终却死于癌症,这也提醒大家在努力工作之余,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能为了工作而压垮自己的身体。否则对自己、对家人都是不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