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癌友群的王女士感冒发烧,并且在颈部摸到了黄豆大小的“突起”,用手按压时,不仅有疼痛感,还会跑来跑去。王女士以为自己的肿瘤转移了,赶紧到医院检查,结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虚惊一场!
在癌症高发的今天,很多人都像王女士一样,觉得淋巴结肿大是癌症的前兆。其实淋巴结肿大非常常见,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04 预防慢性感染
如巨大淋巴结增生、假性淋巴瘤、反应性增生、坏死性淋巴结炎、急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节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清病等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的临床症状。
临床观察发现,淋巴结核和淋巴瘤辨别存在一定难度,有些会出现破溃有些不会,特征就是淋巴结肿大。
当我们发现有淋巴结肿大时,可以从肿块出现的时间长短、肿块软硬度、有没有疼痛、肿块是否变大增多、全身有无其他不适等几个方面,大致判断其良、恶性。
知识拓展:下颌区肿块,会是哪些原因?
颌下腺结石相对较少,关于其防治,建议保持口腔卫生,摒弃油腻以及高钙高磷酸盐饮食,戒除咀嚼槟榔的不良习惯,多饮水,若不能冲出结石,可采取药物或手术清除结石,尽量维持腺体功能。
摸起来硬硬的淋巴结,一般都不太好。
◎看活动度:良性肿大的淋巴结活动度好,可在皮下自由移动;恶性肿大的淋巴结活动度差,较难推动,而且可能好几个淋巴结成团出现。
若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像石头一样坚硬,无疼痛或压痛,淋巴结随时间增多、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淋巴结会充血、细胞迅速增殖、合成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体积增大。
肿瘤导致的肿块,一般不疼
淋巴结多分布于重要的器官和血管附近,出现肿瘤时,就容易造成压迫症状。比如:颈部淋巴肿大可能造成吞咽困难;胃肠道淋巴瘤可能出现腹痛、呕吐、便血等。
良性的淋巴结肿大多是由炎症引起的,常见于口腔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炎症、麻疹、风疹、结核、真菌感染等。
06 保障充足的睡眠
因此,发现淋巴结肿大不必惊慌,更不要误认为患了不治之症,应尽快找医生检查、确诊,采取合理治疗手段是必要的。
颌下淋巴结肿大,多与口腔、面颊部炎症相关,在鼻、咽、扁桃体等感染时常见。
包括急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当口腔、头颈部和呼吸道等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从而导致淋巴结群的肿大和疼痛。
E 、头颈部CT检查
肿瘤导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必须治疗原发肿瘤才有疗效。
腘窝淋巴结肿大:多由足或小腿部位的皮肤炎症引起。
淋巴结良恶性判断
1、淋巴结肿大,大多数与炎症相关
正常情况下,我们有可能摸到浅表性淋巴结,但往往很小,不超过0.5cm。当颈部、腋下淋巴结直径超过1cm,腹股沟淋巴结直径超过1.5cm,就是淋巴结肿大了。
1,颌下淋巴结肿大:口腔炎症
2,颈部淋巴结肿大:上呼吸道炎症
3,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炎症
4,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泌尿系统炎症
5,外伤后淋巴结肿大:创伤性炎症
2、这种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癌症的“信号”
1,看淋巴结性状
2,看伴随症状
3、3个地方淋巴结肿大更危险,可能是癌症转移
1,颈部:甲状腺癌、肺癌等转移
◎甲状腺癌:有数据统计:甲状腺癌微小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4.44%,可伴随轻度心慌、无力、消瘦、甲状腺功能亢进、声音嘶哑等症状。
2,腋下:乳腺癌
3,腹股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4、保护淋巴防肿大,“4件要事”需记牢
1,一要拒绝淋巴排毒
2,二要远离高危环境
3,三要促进血液循环
4,四要提高免疫力
在东南亚地区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台湾口腔癌为全身恶性肿瘤的第3位,根据报道印度的口腔癌发病率全球最高。
浅表淋巴结肿大时,可用手指触摸进行自检。具体手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多方向的滑动和轻微按压。
若炎症消退后,淋巴结肿大消失,且无其他症状,一般预示良性。而如果淋巴结肿大在炎症消除后持续存在或呈进行性增大,可能预示淋巴癌,还可出现某些伴随症状,如:
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如:胃癌、肝癌、胰头癌、胰体癌,其中胃癌最多见。
正常人约有450~500个淋巴结,分布于人体体表和体内深部,位于体表的浅部淋巴结体积较小,一般不容易触到,但婴幼儿或较消瘦的人有时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处可触到绿豆大或黄豆大的淋巴结。如果淋巴结大小超出正常范围,叫淋巴结肿大,提示体内存在着某种病理改变,意味着全身或局部疾病的存在。
颈部淋巴结肿大:上呼吸道炎症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感染灶处常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轻轻按压会有疼痛感,一般直径为2-3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