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人们总是抱着恐惧的心理,这不仅仅是由于癌症很难治愈,死亡率很高。
还由于癌症十分狡猾,早期没有明显的表现,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发展到晚期了,这也使得癌症的治疗难度变得更大。
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较高,达到90%以上。这是因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比较成熟,晚期发现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许多癌症患者认为自己身体虚弱,不能运动,于是每天恨不得躺在床上。其实,适当的运动对癌症的恢复是有帮助的,但患者应选择一些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等,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帮助自己更好的对抗癌症。
一、花5万能多活半天,你愿不愿意?
二、癌症终末期,花钱买命值得吗?
三、病人临终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心理疏导
2、缓解痛苦
3、满足遗愿
[1]《社区安宁疗护的发展现况及影响因素》.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01-10
[2]《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疗效评价》.心理月刊.2022-09-15
[3]《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探索——以肺癌晚期患者为例》.医学与哲学(A).2018-07-08
长期生存是每一位癌症患者的迫切诉求,而医学的不断发展也让癌症变得不那么可怕,而发生在无数癌症患者身上的生命奇迹也在进一步证明,新的免疫细胞疗法正在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高志侠
1. 年龄:胰腺癌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多发于中老年人,大于40岁且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者为高危人群。
2. 遗传:若一级亲属有胰腺癌病史,或存在胰腺癌易感基因的,患胰腺癌的几率较一般人更高,建议到医院做早期筛查,并定期筛查。
3. 吸烟:吸烟是目前公认与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胰腺的分泌,可导致胰管上皮癌变。有资料显示,吸烟者的患病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2.5倍。
4. 疾病: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突发糖尿病患者应作胰腺癌筛查已成为共识,今年9月《柳叶刀》刊发的一项超40万中国患者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FBG)≥10·0 mmol/L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已有证据表明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可增加发病风险。
5. 其他:与胰腺癌发病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还有酗酒、肥胖、高脂饮食等。饮酒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长期酗酒会引发胰腺炎,炎症反复刺激会大大增高癌变率;超重、肥胖是胰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胰腺癌大半是吃出来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联合出版的《食物、 营养与癌症预防》一书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 认为高脂饮食可增加致病的危险性,多摄入蔬果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1]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022)
[2]Association between age at diabetes onset or diabetes duration and subsequent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Results from a longitudinal cohort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
DOI:https://doi.org/10.1016/j.lanwpc.2022.100596
李俊医生注重国际间交流,是德国外科协会、德国移植协会、欧洲肝胆胰协会、国际肝胆胰协会、欧洲移植协会、国际移植协会会员。
李俊医生外科技术全面,专精于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胰腺和其它腹部肿瘤外科,擅长血管、胆管、肠道的重建,并开展包括达芬奇机器人在内的微创外科手术。自主的多个创新手术发表于国际性杂志。
2001年,谷向东夫妻制定了“西北万里行”计划,他们集齐了38位老人和他们一起向西而行。
参考资料:
在没有任何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的极限寿命为150岁,有的科学家则是提出了300岁的极限值说法。
由于癌细胞的侵袭,癌症患者的免疫力往往十分低下。而许多人之所以会患上癌症,也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有关,身体免疫力差,无法抵抗癌细胞,就会导致癌细胞进一步扩散、转移。
可以说,抵抗癌症是一场持久战,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支付昂贵的住院费、医药费。一般癌症分期越晚,治疗成本越高,支出的金钱也就越多。
收到通知书,高志侠背上行囊去了远在上海的大学,家中的事务去交由丈夫谷向东一人操持,谷向东是她筑梦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❷化疗方案多样:
手术和化疗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说大多数癌症都可能会用到手术和化疗,特别是那些有治愈可能的早中期癌症,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术前或手术后可能会辅助化疗;某些对化疗高度敏感的晚期癌症(比如淋巴瘤、白血病)则以化疗为主,还能争取治愈。可见手术和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本来应该手术和化疗的,千万不要拒绝而错过机会。但当然,手术和化疗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情况都一定要手术和化疗。有的癌症既不用手术也不用化疗,仍有争取治愈的机会。
改造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