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74岁的凯蒂曾被死缠烂打的疹子困扰,她的右小腿上有许多蜡状的隆起并且有泛红表现,一开始她以为自己是发炎了,但是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却告诉她,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癌。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这种话“小感冒,没事的,多喝点热水就好啦。”“头有点疼应该是没有休息好,今晚早点睡就好啦”这些话都包含了同一个意思:有些病是可能自愈的。
然而,病魔似乎没打算轻易放过他,到了2020年,他去医院检查,身体又出现了新的异样,出现了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指淋巴肿大速度不快,一点一点肿大的),伴随着体重锐减,于是安排他接受了更详细的活检和影像学诊断。
目前,许多免疫疗法药物已经在部分国家批准使用了,虽然有些在我国还没有正式上市,但也在临床实验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免疫疗法能够为我国的癌症患者带来福音。在此之前,癌症患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提高免疫力,早日战胜癌症。
所以,不是医生说“病灶已切除”,就说明癌症治好了,只有当经过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五年,又没有任何复发迹象者,才能认为是临床治愈。
那就五叶吧:豪斯医生再现
虽然何裕民根据临床病例分析了癌症自愈患者的共性,但是不代表符合其中条件的癌症患者一定可以实现自愈目标。
许多癌症对激素有依赖性,如前列腺癌与雄激素、乳腺癌与雌激素息息相关。临床发现,妊娠期乳腺癌增长迅速,切除卵巢后乳腺癌便萎缩;有些乳腺癌患者,会随着经期的到来而使癌症消退,说明癌肿的“长”“消”,随着相关激素水平而“潮起潮落”。
去年的一篇关于《癌症自愈的几率和原因》里就提到了类似的病例:
很多人提出质疑:癌症难以攻克,甚至一度成为“生死判决官”,怎么竟然被小小的维C给拿下了呢?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另外一类人群属于十分理性、执着、甚至有点偏执的人(否认或不在乎自己患癌),这类患者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癌症治疗,哪怕不接受治疗,他们也会在调整生活作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由此为癌症自愈提供了前提条件。
延伸阅读:哪些人容易得癌?
那么,癌症真的可以自行消退吗?
许多类型的癌症都出现了类似的自愈病例,那么这些案例是否有些共同点,能给我们提供治疗癌症的思路呢?
在过去七十多年的时间里,全球登记在册的黑色素瘤、肾癌、神经母细胞瘤、血癌、乳腺癌、卵巢癌这几类癌症中,癌症自然消退的案例超过了1000多例。
同时,基于免疫系统的重大作用,因此建议广大癌症患者可以从生活上加强免疫力。
经过了基因检测等一系列检查,北京的医学专家建议我尝试一下肺癌靶向药。当时在中国上市的一代肺癌靶向药,叫做吉非替尼,我在医生建议下,开始服用!幸运的是,两个月后的复查显示我的病灶已经被控制住了!医生建议我最好可以坚持服用半年,再看看效果。虽然一代肺癌靶向药给了我和丈夫无限的希望,但是价格不菲,五百多元一粒的吉非替尼,让我们的家庭很快就捉襟见肘。无奈之下,我停止了继续服用靶向药。
而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她享受人生之际,体内的肿瘤竟然萎缩到消失不见,甚是让人惊喜。
周韵娇属于“贪吃不胖”型的身材,得了癌症后,没有食欲的她更是瘦得不成人形。
癌症的综合治疗是技术的结合应用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医生强调:癌症患者要重视增强免疫力。那么,在增强免疫力这方面,癌症患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她的自救方式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刷爆朋友圈,最终她有没有战胜病魔呢?
一是基因突变导致肿瘤死亡,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基因突变,DNA损伤形成,导致损伤应答机制启动,损伤修复或细胞死亡;
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免疫力可以做到癌症“自愈”吗?
①部分恶性肿瘤,如惰性淋巴瘤,存在自限性特点,一段时间内,或者在治疗结束后数月后,肿瘤可发生缩小或部分消失,患者理解为自愈了;
回顾我这十年的抗癌经历,最大的感慨就是家人的爱永远是我们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最大动力!作为一个肺癌患者,历尽艰辛活到今天,这个癌症奇迹背后,是支持我关心我的家人。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活到今天!很多人都问我,抗癌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其实哪里有什么秘诀,就是一句话:努力生活不放弃!同时也想告诉广大癌症病友们,虽然目前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还没有完全有效可根治的药物,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研制出来,用于临床。对于已经罹患肺癌的患者和家属来说,我们的抗癌过程中需要十足的耐心与勇气,去尝试、去战胜病魔。只要怀抱希望,就一定会有希望!
所以,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千万别想着它会自己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由于肿瘤已经扩散,手术和放疗都不会有良好效果,医生给出的第一方案是截肢,但是又考虑到凯蒂的年纪,担心她无法负担截肢带来的影响。于是经过长时间讨论和对凯蒂本人的意见征询,医疗团队决定暂时不予治疗,视情况发展再定。
科学研究上没有具体明确癌症能够自愈的原因,临床数据的原因分析不一,似乎癌症自愈是“靠命”,全凭天意。
[1]癌症能自愈?这个真的可以有[J].家庭科学·新健康,2015,(6):14-15.
[2]于锦霖,何裕民.癌症为什么会"自愈"[J].家庭科学·新健康,2010,(11):16-17.
[3]刘安立.癌症自愈之谜[J].大自然探索,2016,(12):22-25.
威廉·考林博士医生早已去世,但他的女儿仍然坚持她父亲的理念及治疗,这就是为什么还有癌症病人到美墨边界小城市去接受考林疫苗的治疗。她在美国也设立了威廉·考林奖,用于奖励对免疫治疗有贡献的科学家及医生。
2018年,肿瘤免疫疗法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据报道,获得此次诺贝尔奖的分别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艾利森率先提出了“免疫检查点”的概念,并且最早在小鼠实验中证明CTLA-4抗体可抑制肿瘤发展。1992年,本庶佑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
癌症患者最大的心理压力莫过于担心肿瘤复发转移,许多癌症患者害怕肿瘤复发、转移、复发癌及相关健康问题,以致引起焦虑和抑郁。
区俊文主任指出:“肿瘤的治疗,单靠一种治疗手段,效果并不理想,临床大都选择综合性治疗手段。所谓癌症的综合治疗,不是所有的手段和治疗方法的堆积,而是有序合理的结合应用。”
--------------------------------------
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往往日夜颠倒,夜晚不睡觉。专家指出,熬夜一方面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
在我们治癌的过程中,我们的关怀及心理治疗也始终陪伴在患者左右,就是为了唤起病人的信心,增强抵抗力,医护人员与病人家属构成抗癌的统一战线,让病人有一个好的治疗环境,这种好的环境也是治癌的一部分,治疗癌症是自然科学,关心病人护理病人是社会科学,两个科学要在一个病人身上统一起来, 最大限度地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和内在的心力,是治疗癌症的一部分,是配合治癌的重要环节,千万不可忽视。那种只看病不看病人的医生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每一位病人的好转,都有病人的功劳,准确来说是我们医患合作的结果,如果没有病人自然康复的力量,仅仅靠“缓释库疗法”,病人是不可能存活十年甚至十五年。
1966年病理学家威廉·博伊德(Willian Boyd)报告了98例的癌症自愈的病例,结论中写到:肿瘤生长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病人抵抗力的变化,而不是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高低,控制抵抗力是自愈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