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患者要明确的是,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关键,而且抗病毒治疗不仅在乙肝阶段有必要,如果发展到肝硬化、肝癌仍然有必要。
④宫颈癌
02
癌细胞虽然也是细胞的一种,但它属于变异的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癌细胞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容易发生转移三大特点。
若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平常有肝病的朋友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种状况:
(8)右上腹或者中上腹触及到质硬的肿块。
(6)巩膜黄染,小便发黄。
今天住院第三天了,昨天抽了7管血,大小便取样化验,刚问了护士,化验结果已经出来,要去医生电脑上看结果,说是乙肝引起的,听老公说年轻时检查过没有乙肝,而且从来没有乙肝的任何症状
肝癌分为大肝癌与小肝癌?
患者接受治疗,一定要去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这是最重要也是关键的一步,常见的抗病毒治疗就是服用抗病毒药物,这当然是有用的。除了抗病毒治疗外,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配合使用抗炎保肝、提高机体免疫的药物也是有必要的。
长期关注我们的肝友非常清楚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肝友在治疗中往往忽视了『抗纤维化』治疗的重要性,认为单纯的抗病毒就可以无后顾之忧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然而他考虑到家庭因素和经济负担问题,一直是拿了一些保肝抗炎的药物服用,身体上也没有什么症状表现,一直到上周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症状来复查,结果确诊为肝硬化。
建议:乙肝肝硬化的病人,最好每三个月~半年体检一次,主要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
很多乙型肝炎患者担心自己会发展成肝硬化,有这种担心是正常的,但现在对于乙肝的治疗已经比较成熟了,早期乙肝患者通过正规专业的治疗,基本可以保证其不会发展成肝硬化。
其实通过大量数据和研究表明:发展到肝硬化代偿期的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正规治疗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实现逆转的。
这几天刚入院了一位患者,今年快54岁了,他有多年的乙肝病史。之前一直没进行治疗,前几年检查,虽然他的肝功轻微异常,B超也正常,但是他的病毒量极高已经达到了10的6次方,所以医生建议他进行治。
02定期随访
在此也提醒广大肝病患者,希望大家能够到院定期检查,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自身情况,在肝病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成功阻断病情向肝硬化、肝癌方向进展。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了解肝脏
来院时,张先生腹胀如鼓,纳差症状严重。肝病专家贺彬迅速为患者做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检查报告一出,肝病专家贺彬立即制定了对症性的诊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用源头软肝缩脾排水汤进行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治疗,再结合西医方面抗感染、保肝、利尿、降低门脉高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张先生的肝腹水情况得到改善,腹胀消除,不再是刚入院时的“大肚子”,胃口也好了许多。
嗳气、消化不良、恶心、腹泻、食欲减退
总之,早期症状常隐匿,通常不易觉察,等到出现明显的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或者肿瘤破裂则通常病症发展到中晚期。
转氨酶是反映健康的“晴雨表”,因此严格控制转氨酶也是重心之一。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内分泌发生紊乱,特别是抗利尿激素、醛固酮以及雌性激素水平升高。因为患者的肝功能减退无法灭活以上激素,使得激素在体内蓄积,增加尿液中排泄量。尤其是雌性激素水平升高时可抑制垂体前叶功能,影响垂体性腺轴和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进而造成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
来到诊室的时候能够明显感受到张先生的抗拒,他说“我这都是肝硬化晚期了,没得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走了,非要到医院花钱受罪图什么”但是他儿子很坚持,跟我大致说了父亲的情况。
有肝炎、肝硬化等肝病背景,特别是乙型或丙型肝炎病人、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年龄在35岁以上(在非高发区可为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这是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都有过的心理和经历。
第一,肝硬化失代偿期往往都会有并发症,低蛋白血症之后可能会出现腹水,白蛋白低于35会出现腹水,低于30出现大量腹水;
第二,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容易出血;
第三,肝性脑病,会容易困乏;
根据每个人身体素质跟体质的不同肿瘤的生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身体更像是恶性肿瘤的一个营养库,它会不断的吸收我们体内的营养让自己慢慢成长,对于多数肝癌患者来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恶性肿瘤的体积就会长到几倍大。
乙肝一定要重视
肝硬化早期肿大,晚期缩小,质硬,脾脏一般为轻度或者中度脾大,亦有巨脾。
对此医生表示很无奈!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依然有很多患者不进行规范的用药,服药依从性不好的话要么会出现应答不佳,甚至还会出现耐药,而且有很多小三阳患者由于没有规范用药,病毒反弹,又倒回了大三阳,e抗原从阴性又转为阳性,试问还如何很好预防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