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在发展,中国的经济和各方面都在发展,所以我们的健康也得到了大家格外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医疗健康意识的提高,我们各位都在积极地关注自己的健康,而且经常定期地体检。所以通过体检及时地发现了很多早期所不能发现的疾病。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来自上海德达医院胸外科的赵珩主任来给我们讲讲肺癌的种类。
肺癌早期的分类方法
因此,没有绝对的“治愈”,侯医生甚至个人认为伴随着这种类型肺癌的持续累计,真的可能会出现“匪夷所思”的复发、转移的个案。毕竟我们对于肺癌疾病的整体理解还没有达到绝对的100%。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早期肺癌,只要有磨,就不用担心。
今天我们就靠着两篇大样本、长随访的真实世界研究,来解答这个困扰大家的问题。
亚组分析显示,
关于肺腺癌的进展方式:
DP化疗三个周期之后,患者症状改善,但胸部ct复查病灶缩小不明显。
为什么说重磅?
基于多发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分期方法,陈海泉教授团队结合回顾性数据,提出此类患者手术应当结合磨玻璃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影像学特征以及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肺功能状况等综合评定,为多发型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复旦标准”。
优质的医疗资源+阳光心态,更容易创造奇迹!
同样在长达10年的随访期中,得到了成熟的生存数据。
该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属于肺癌晚期,目前已经带瘤生存58个月。
“透明度”不同,疗效差异大
但是相信你会有努力的方向,会更能有信心的把控自己的命运!
多次复查,病灶明显缩小(期间还更换过治疗方案):
最大径≤10mm,T1a;最大径11-20mm,T1b;最大径,21mm-30mm,T1c。
有了肺癌的分期,再看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法:
研究中,陈海泉教授团队还发现影像学上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为主的肺腺癌均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团队基于此正在开展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采用选择性纵隔淋巴结的清扫策略,以适当减少清扫范围,减轻患者负担。
经皮肺穿刺,确诊为浸润性腺癌,考虑合并了气腔播散:
最终从4768个研究对象中,筛选出524名患者。
我们今天对比两个病例,看看肺癌患者的个体差异,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侯医生不是数学家,但此时却有一个奇想,5年生存率100%,能不能理解为1000‰呢?我是绝不认同数学里的相等,因为在您的统计时段本就没有1000的基数。在很多场合,我都提到了这种肺癌的生存率统计放在10年、15年更符合“个体化统计”。
“医生,您看我这个,能活多久?”
总体来说,分期越早,治愈机会越大,生存期越长,分期越晚,治疗越棘手。早期肺腺癌包括原位癌,微浸润腺癌,经过手术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100%,I期肺腺癌病人可以达到90%以上,而III期肺腺癌病人即便经过治疗5年生存率只有20-3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决定肺腺癌生存期的关键因素。细胞分化程度决定癌细胞恶性程度,分化越低,细胞恶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复发转移。所以,高、中分化病人比低分化病人预后要好,生存期更长,腺癌的病理类型分腺泡型,贴壁型,乳头型,微乳头型,相对于前两者,后两者预后相对差一些,容易复发和转移,尤其是微乳头型,在病理结果的占比中如果超过百分之十,最好要做做治疗,当然目前的治疗指南还没有明确提出来这一点。
靶向治疗是肺腺癌区别于其他类型肺癌的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各大指南中,具有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治疗是靶向药物治疗。接近50%的亚洲非吸烟女性肺腺癌病人具有敏感基因EGFR的突变,4-6%的肺腺癌病人有ALK基因突变,其他还有ROS1基因、Her-2基因、c-MET基因等等,目前都有对应的靶向药物可以选择。靶向治疗使很多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获得很长的生存期,尤其是号称“钻石突变”的ALK基因,使用靶向药阿来替尼,可以使无进展生存期高达34.8个月,对脑转移患者效果同样极好,无进展生存时间达到25.4个月,即便是阿来替尼用药4年后,仍有高达43.7%的患者没有发生疾病进展,如果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同时治疗,效果更佳,临床上这些病人活过5年的患者越来越多,实在是很多患者的福音。
找到多发型“磨玻璃肺癌”鉴别方法
1、大家要明白一个共识:能手术的要坚决手术治疗,因为对于可以手术的患者手术的预后要远优于非手术治疗(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方法,以后再说)。
2、能手术的基本条件是患者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可耐受手术、麻醉(具体见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ngwdDoctor_5645166051.htm)!
3、患者术前判断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部分Ⅲ期(T1-2N2M0、T3N1-2M0、T4N0-1M0)及极少部分Ⅳ期(部分伴有单发的对侧肺、脑、肾上腺转移的患者)患者都应考虑手术。
4、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积极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
而患者活过5年以后,一般认为即达到临床治愈状态,以后就不易转移复发,即使以后再得肺癌,也多考虑是第二原发可能。
对于小细胞肺癌,其恶性程度一般较高、病情进展较快,其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局限期指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内,放疗过程中可被纳入同一个放射野内;广泛期指病变超出一侧胸腔,放疗时无法纳入同一放射野内,也包括有恶性胸腔或心包积液或血行转移的患者。对于极早期小细胞肺癌,可根据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方法,部分选择手术治疗,如分期为T1-2N0M0患者可行手术治疗,而手术效果值得肯定,一组数据显示小细胞肺癌I 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40%-60% ,而单纯化疗放疗的I 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14.9%,故对于可行手术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效果仍是远优于非手术治疗,但其手术指征把握上需更加严格。放到大数据来分析,总体上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极低,故平均生存期局限期为1年左右,广泛期则更短。不过令人惊喜的是随着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的增多,我们经常看到小细胞肺癌患者活了2、3年后仍来复查(他们还活着啊)!
1、积极配合医生,完善临床病理分期及基因检测
2、提高身体素质,保持乐观心态
3、谨遵医嘱,按时复查
参考:第8版肺癌 TNM分期浅析. 临床外科杂志,2016,(7),陈英,钟文昭.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支修益,石远凯,于金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