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在转移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直接浸润、血行转移、淋巴转移以及肿瘤种植转移等方式进行。
直接浸润是肿瘤细胞从其生长的原发部位向其周围而发生的转移过程,肿瘤细胞可以穿过周围的间质细胞在身体的微环境中进行了转移和传播。
(3)抑制破骨细胞治疗:这也是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药物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和破骨细胞的活动,从而减缓或停止骨转移病灶的进展,并缓解与之相关的骨疼痛等症状。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抑制破骨细胞治疗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显著减缓疼痛和骨转移的进展,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的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包括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等。这种治疗也存在潜在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如唑来磷酸容易诱发发热。也有极少数患者出现下颚骨坏死的并发症。
02
骨扫描ECT可以检查是否骨转
慢慢地,邓伯疼得整夜都睡不着,儿子只好硬带着邓伯到医院。一检查,把邓伯和家人都吓坏了。原来邓伯腿痛并不是因为风湿,而是到了肺癌晚期,还出现了骨转移。
骨转移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
审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 李文斌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
肺癌骨转移的发病率:30%~40%。
癌症在侵袭骨头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骨痛容易骨折等骨质流失问题,如果你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大部分患者因骨折就医时才发现已经骨转移了。癌症骨转移会导致骨质丢失,骨骼因为被严重破坏而变得脆弱,轻微外伤、咳嗽都可引发病理性骨折,尤其是锥体骨、肋骨等部位骨折的几率较高、
癌症骨转移容易引起贫血、乏力、食欲下降、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由于癌细胞不断地破坏人体骨骼,极易引发高血钙。后期患者因全身虚弱需长期卧床也会出现肺不张、血栓、压疮等症状。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目前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其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镇痛效能高、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对癌痛的恐惧感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3疼痛。在转移早期多没有感觉,随着癌细胞逐渐生长,会压迫或侵犯周围的组织器官而引起疼痛或不适的感觉。比如骨转移,转移的肿瘤引起骨质破坏,牵拉骨膜就会引起疼痛,甚至还能引起骨折,于是发现是肿瘤骨转移。
腿部肌肉的变化就可能是初期癌症征兆之一。当肌肉被癌细胞侵蚀时,它们会开始消耗越来越多的营养和能量。人们往往会感觉到肌肉无力或肌肉疼痛,这种现象在腿部尤为常见。
一般肺癌骨转移诱发的疼痛会在肋骨、腰椎以及骨盆等部位,疼痛的位置较为固定,会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严重,且身体轻松的时候痛感更强烈,夜间睡觉时症状特别明显。
唑来膦酸药物治疗:可用于治疗由恶性肿瘤或骨吸收疾病导致的溶骨损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癌性骨转移,不仅能有效止痛,还能预防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症。药物需要一月静脉注射一次,通常应用2-4次医保可以报销。副作用一般不大。
定期晒太阳
在循环系统中,癌症细胞会被输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肝脏、肺、骨骼和大脑等。在淋巴系统中,癌症细胞可能会扩散到淋巴结、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
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一般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
02 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
现实中,个别晚期癌症患者会宁愿选择轻身,正是因为剧痛使得他(她)们还无生存质量可言。
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骨痛、放射痛、牵扯痛、压迫性神经痛、肌肉痉挛痛或者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等,希望任何人都要引起重视。另外,一旦发现频繁出现消瘦、发热、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如何治疗骨转移肿瘤?
为了追查骨转移的来源,于是韩靓给李大爷开具了肿瘤相关指标,结果同样出人意料,李大爷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竟达到了 908ng/ml(正常值不超过 4ng/mL)。得知这一结果,韩靓建议李大爷转至泌尿外科就诊。
骨转移相较于其他的癌细胞扩散,有着更加严峻的意义,意味着患者的癌症病情已经到了几乎没有办法治疗的地步,具体原因如下:
按照WHO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治疗,80%~90%肿瘤患者疼痛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药师疼痛治疗的关键和基础。
晚期癌症,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那种爆发性的剧痛,有患者一天要用两三千元的镇痛药物。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不易漏诊,但是只能初筛骨转移,无法作为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依据。
病理性骨折或脊柱破坏导致截瘫均可使患者活动功能丧失而长期卧床。
对骨转移肿瘤应采用综合性治疗,采用手术、放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对原发病的系统治疗(全身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疼痛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全身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肿瘤;局部治疗是针对局部病灶,手段包括局部的放疗、手术等。
(1)全身治疗为主,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可以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SRE)。(2)内分泌±靶向治疗期间的出现的骨新病灶(骨扫描筛查、CT或MRI证实)并不一定意味着无效。